AI時代的SEO革新指南

網站好用才會贏!UX體驗是排名的隱形冠軍!

前言|你的內容價值,正被糟糕的體驗「偷偷抵銷」

網站跑得慢、手機版難用?這不只是體驗問題,更是排名殺手!本文幫行銷負責人看懂Core Web Vitals,提供具體優化清單,讓你的網站透過卓越UX贏得AI青睞,穩坐排名寶座。

想像一下:你費盡心思寫了一篇絕佳的文章,終於被Google AI摘要引用,使用者滿懷期待地點進你的網站…然後,事情開始不對勁。

畫面卡住不動,讀者還沒看到內容就關掉了。

想點擊選單,按鈕卻自己亂跳,怎麼都點不到。

終於看到產品圖片,圖片加載了半天,最後顯示一個破圖 icon。

殘酷的現實是: 在AI眼中,這一切的糟糕體驗,都會被歸咎於你的網站「品質不佳」。就像一位廚師用了發霉的食材,即使廚藝再高超,也沒人敢吃他做的菜。

Google 早已將「核心網頁指標」納入正式排名因素。在AI時代,這個邏輯只會更強化:AI的目標是提供「最佳用戶體驗」,它絕不會把一個連基本體驗都做不好的網站,推薦給它的使用者。

你的網站UX,不再是網頁設計師的責任,而是你最重要的SEO戰略之一。

UX如何變成SEO?看懂AI評估網站體驗的三大指標

你不需要成為技術專家,但必須理解這三個關鍵指標。它們是AI判斷你網站健康度的「體檢報告」。

LCP:你的網站夠快嗎?

它是什麼: 「最大內容繪製」速度,衡量網站主要內容載入完成的時間。

使用者感受: 點下連結後,要等多久才能看到「真正的內容」?

AI的看法: 載入慢的網站 = 浪費使用者時間的網站。

及格標準: 2.5 秒內。

INP:你的網站反應靈敏嗎?

它是什麼: 「互動下次繪製」時間,衡量網站對使用者操作(點擊、打字)的反應速度。

使用者感受: 點下按鈕後,選單是立刻彈出,還是卡了一下才出現?

AI的看法: 反應遲鈍的網站 = 效率低下的網站。

及格標準: 200 毫秒內。

CLS:你的網站畫面穩定嗎?

它是什麼: 「累計版面配置轉移」,衡量頁面元素在載入時跳動的程度。

使用者感受: 正準備點擊「購買」按鈕,突然一張大圖載入,把按鈕擠到下面,讓你點到了廣告。

AI的看法: 版面會亂跳的網站 = 不專業、令人煩躁的網站。

及格標準: 0.1 以下。

你的網站UX優化急救包|實戰三步驟

別被這些術語嚇到,我們用最簡單的三步驟來解決。

步驟一:取得體檢報告(5分鐘)
你不知道要優化什麼?讓Google告訴你。

實作方法:

打開 Google Search Console,找到「核心網頁指標」報告。它會直接告訴你哪些網頁的體驗「待改進」。

使用 PageSpeed Insights,輸入你的網址。它會給你一份詳細的體檢報告與具體改善建議。

(此處可插入一張PageSpeed Insights的評分結果截圖,並圈出LCP, INP, CLS的數值位置)

步驟二:執行高CP值優化(技術團隊1-2週)
將體檢報告交給工程師,並優先處理以下「高影響、低難度」的項目:

圖片優化: 這是LCP和CLS的頭號殺手。

行動: 將所有圖片轉為現代格式(如 WebP)、實施懶加載、指定圖片尺寸。

減少第三方程式碼: 這是INP的元兇。

行動: 檢視並移除不必要的廣告、追蹤碼、社群外掛。

選擇正確的主機: 這是LCP的基礎。

行動: 如果您的客群在台灣,請確保主機在亞洲或使用CDN服務。

步驟三:建立UX優先的內容管理流程(全團隊)
從源頭防止問題發生。

內容團隊: 上傳文章前,必須壓縮圖片、設定好圖片尺寸。

行銷團隊: 引進任何第三方工具(如聊天機器人、彈出視窗)前,必須評估其對網站速度的影響。

管理層: 將「核心網頁指標」納入網站改版與行銷活動的必看KPI。

結論|今天就去跑一次分數

UX優化不是一次性的專案,而是一種持續的習慣。

你的作業:

現在就打開 PageSpeed Insights。

輸入你的官網網址,分別查看「電腦版」和「手機版」的報告。

將「核心網頁指標」區塊的結果截圖下來,標記出不及格的項目。

這張截圖,就是你接下來與技術團隊或主管溝通的最有力武器。當你證明「網站速度」等於「排名」與「收入」時,你將能獲得所需的資源。

當你的網站既專業又快速,最後我們將迎來思維的最後一哩:〈排名第一不等於流量!擁抱多樣化的搜尋結果〉,教你如何在AI時代的全新戰場上贏得曝光。